基層法治力量,過去單打獨斗,如今聯合作戰,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固原市西吉縣什字鄉用一場“五指成拳”的生動實踐,給出了響亮回答!
今年以來,西吉縣什字鄉深入踐行“塞上楓橋”基層法治工作機制“1+1+3”固原實踐,以功能型黨支部為引領,把原本分散的綜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禁毒辦、退役軍人服務站等幾股力量擰成一股繩,組成“混合編組”,推動基層法治從“各管一攤”走向“協同作戰”,真正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為老百姓筑起了一道堅實的平安防線。

“五指攥成拳”,合力更強了
過去,基層治理常面臨力量分散、信息不通的困境。如今,什字鄉把四支混合編組、十六個村級治安保衛委員會和五十四個治保小組串聯起來,形成“日排查、周碰頭、月研判、季盤點”的工作閉環。大家職責清晰、信息互通,就像一只手的五根指頭,緊緊攥成了有力的拳頭,改變了以往“你敲你的鑼,我打我的鼓”的局面。

“拉網式”排查,“聯合作戰”見真章
混合編組聯合村級治保委,聚焦校園周邊、河湖水面、交通要道等重點區域,開展常態化、拉網式排查。從2022年至今的861起矛盾糾紛被全面復盤,聚焦婚姻家庭、土地界線、鄰里矛盾等老百姓關心的“關鍵小事”。他們堅持“日清日結”,簡單矛盾就地化解,復雜問題上報研判。

典型案例彰顯合力
今年10月,什字鄉山莊村兩戶村民因宅基地界限鬧得不可開交,雙方各執一詞,矛盾一度激化。村治保委多次調解未果后,鄉綜治中心立即啟動“聯合作戰”機制——功能型黨支部統籌調度,綜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五指成拳”混合編組成員迅速集結,與村治保委組成聯合調解組奔赴現場。通過實地勘查掌握實情,調解組采取“背對背”方式分頭疏導情緒、講解法理,還巧妙引用“六尺巷”典故和鄉規民約引導雙方互諒互讓。最終,在多方共同見證下,雙方達成協議并現場劃定界限,一場可能升級的糾紛得以圓滿化解。
目前,全鄉高達98..5%的矛盾都在鄉鎮層面得到化解,真正做到了風險隱患早發現、早介入、早處置。

“莊頭會”普法,距離更近了
“鄉親們,陌生鏈接千萬別點!”“毒品危害大,一定要遠離!”在什字鄉各村的“莊頭會”上,這樣的場景屢見不鮮?;旌暇幗M成員用真實案例講解反電詐知識,禁毒專干現場展示樣品、講解危害,法律顧問則圍繞婚姻家庭等熱點問題答疑解惑。這種聯合宣傳模式,把法律知識送到了群眾家門口,既通俗易懂,又實用有效,大大提升了老百姓的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

精準幫扶,人心更暖了
對于“三失一偏”等重點人群,混合編組建立了信息共享、動態監測、聯動幫扶的機制,協同村治保委,定期走訪摸排,精準掌握他們的困難和需求,通過政策解釋、心理疏導、就業指導等個性化幫扶,有效預防和減少了潛在的社會風險,讓治理更有溫度。

“莊頭議事”,渠道更通了
“莊頭會”不僅是普法陣地,更是傾聽民聲、收集民意的重要平臺?!拔逯赋扇被旌暇幗M下沉一線,與村民面對面,引導群眾牢固樹立“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維,自覺養成“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民主習慣,形成“四法兩商”的群眾共識。村治保委現場發放“暖心服務卡”,明確傳遞“有矛盾找綜治中心,有求助就打電話”的服務承諾。這成功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使“有事找綜治中心和治保委員會能解決問題”成為深入人心的口碑。
下一步,什字鄉將不斷優化“五指成拳”混合編組工作模式,豐富“莊頭會”內涵,努力當好政策法律的“宣傳員”、矛盾糾紛的“調解員”、民情民意的“收集員”、安全穩定的“守護員”,攜手群眾共同建設和諧安定、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通訊員 張武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