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條特高壓銀線劃過長空,將西部清潔能源輸向遠方。在這縱橫交錯的電網間,有一位年輕的“電博士”正用科技創新的火花點亮萬家燈火。他就是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高壓技術研究所開關及過電壓技術專責孫尚鵬。
博士畢業后,孫尚鵬毅然回到家鄉寧夏,從實驗室到了變電站現場。在±800千伏靈州換流站的寒夜里,他與團隊成員連續奮戰27小時,用“現場檢測+數字仿真”的雙輪驅動策略,成功破解了濾波器組斷路器異常合閘的難題,為750千伏設備國產化改造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同事們說,孫尚鵬的眼睛里永遠閃爍著求知的光芒,就像他研發的雙光源GIS機器人,總能照亮設備最隱蔽的缺陷。
零下10攝氏度的沙湖變電站,見證過這位青年工程師的擔當。在為保障母線按時復役的高壓試驗階段,他帶領團隊在刺骨寒風中連續工作7小時。正是這份堅守,讓他創造了帶電檢測36例缺陷、解體成功率100%的行業佳績。在2020年全區電氣試驗技能競賽中,他和團隊更是一舉奪得個人和團體冠軍,用實力詮釋了新時代工匠精神。
從實驗室到變電站,從理論創新到實踐應用,孫尚鵬的腳步從未停歇。他帶領團隊研制的40.5千伏電容器組新型相控快速開關,顯著提升變電站的無功補償響應能力;建立的GIS設備異物檢測機器人,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如今,孫尚鵬的科技創新成果已應用于20余座變電站,并輻射至川渝等5省份,在“西電東送”國家戰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位戴著安全帽、背著檢測儀的“電網醫生”,正用青春和智慧守護著能源大動脈的安全。(記者 王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