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記者從自治區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區算力綜合指數進入全國前十;算力質效分指數位居全國第六、西部第一,環境指數位居全國第二、西部第二,算力質效保持全國領先。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9個,在建數據中心項目27個,標準機架數達到14.2萬架。建成智算算卡11.6萬張,算力規模7.4萬P,其中,中衛數據中心集群智算規模在全國十大集群中排名第三。
近年來,我區大力推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優勢不斷凸顯,多個關鍵領域實現新突破。打造銀川、石嘴山等信息制造產業集聚區,引進電子專用材料等項目,電子制造集聚發展初現規模。為超4000家企業提供云計算服務,20多個大模型落地訓練,人工智能行業垂域模型投入應用。教育信息化發展迅猛,1200多家智慧教學場所建成,多所學校入選全國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我區推進數據資源分類分級與標準制定,匯聚多領域超114億條數據。出臺相關實施意見,推進數據立法及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工業數智化轉型加力提速,累計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186個,培育106個企業級、13個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2600家中小企業“上云用數賦智”。寧夏共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行業排頭兵企業,蒙牛乳業寧夏工廠被認證為“燈塔工廠”,吳忠市入選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統籌推進教育、醫療健康、城鄉供水等由“互聯網+”向“人工智能+”轉型。舉辦了寧夏“人工智能+醫療健康”應用場景發布暨供需對接活動,243家區內外知名企業、醫療康養機構參加對接,達成涉及健康管理、智能輔診、慢病管理、智慧養老等領域合作20項。AI家庭醫生、AI輔助診斷等國內10余家人工智能企業在寧落地應用,形成40多個典型應用場景,全區基層醫療機構人工智能輔助診療實現全覆蓋。
下一步,我區將重點謀劃和實施好數字經濟發展“十五五”規劃,聚力打造國家重要的算力保障基地、人工智能應用基地和算力調度交易中心,加快建設“中國綠色算力之都”,全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著力抓好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算電協同發展、算力產業培育、產業數字化賦能、公共服務數字化提升等重點工作。(記者 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