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閆文麗 文/圖/視頻)6月25日,在2024年全區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同時舉辦的殘疾人就業和職業培訓成果展現場,殘疾人手工藝“不尤手作”展示廳編織、刺繡等作品不僅技藝精湛,創意和變現力更具獨特之處。
據了解,青銅峽市青峽繡女手工編織協會(以下簡稱“青峽繡女”)成立于2016年12月,先后舉辦公益培訓、傳授編織技藝、帶動直播帶貨,將協會基地拓展至市殘聯、農村城市社區(4個)、鄉村(2個),成員隊伍輻射至全市殘疾群眾50余名、困難群體上百名,讓殘疾人等困難群體觸摸非遺文化、鉤織手工文創、拓展創業平臺。
青峽繡女創始人李秋梅,作為編織繩結非遺傳承人,先后在黃河樓社區、南苑社區、漢源社區和紫薇社區聯合社區黨支部打造“石榴籽家園”“創客空間”等平臺載體,常態化向殘疾人等困難群體義務培訓,創新“沉浸式+體驗式+貫穿式”的文化熏陶方式,指導殘疾人探索絲帶繡、絲網花、十字繡、刺繡、串珠等形式多樣、技巧豐富的藝術精品,在非遺文化傳承中凝聚“中國情結”。
同時,在青銅峽市邵崗鎮同樂村成立“美麗工坊”,創新實踐“互聯網+手工編織+訂單”運營模式,與周邊縣市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定期回購殘疾人群體及其家屬手工藝品,實現接單量每日過千,讓移民“巧婦”靠著自己的雙手,“繡”出一條創業致富路。
據青峽繡女、不尤手作工作室負責人李秋梅介紹,目前,依托市殘聯,打造輔助性就業一體化綜合服務基地,創建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以編織繩結為中心,輻射書法、美甲、調酒等創新性體驗學習,帶動殘疾人先后在全區殘疾人技能大賽中多次名列前茅,在寧夏乃至全國唱響不尤手作和青峽繡女品牌。同時,以全區殘疾人手工藝品展銷會為契機,鼓勵殘疾群眾化身模特參與舞臺走秀,綻放魅力光芒;在“我們的節日”“文化惠民”等活動中,青峽繡女品牌穩居展銷區C位,協會成員銷售量屢次上榜第一。
本次展示是5市首次對“十四五”以來殘疾人就業和職業培訓成就的集中呈現,全面反映了我區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成果和自強不息、頑強拼搏、勇于實現自我價值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