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社會 -> 本網推薦
          從眼眸到羽翼,人與自然的“互相觀察”——
          黃河岸邊觀鳥者
          2022-03-25 10:10:24   
          2022-03-25 10:10:24    來源:寧夏日報

            人類社會和鳥類社會,有一些法則似乎是不相通的:當人們滿腔熱情地上前以示友好,對方會立即將此舉解讀為“危險”,旋即飛走。但是,又有一些想法是類似的。比如,既有銜泥筑巢的安定之心,也向往一場遷徙之旅,鐘情于美好的自然生態。

            全球有2條候鳥遷徙通道在寧夏重合,每年不計其數的飛行“旅人”在這里中轉、休憩,乃至定居,讓這里成為觀察鳥類的適宜坐標。

            觀察,是了解的前提。這種觀察,可以與鏡頭、裝備、技巧有關,但本質上又只與自然有關。在人和鳥的互相“觀察”之間,增進理解,和諧相處——在寧夏,有一群人正在探索和嘗試,觀鳥只是一個入口,這是對自然的觀察,也是對內心的關照。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取景框”,焦點落在哪里,生活的重心就在哪里。

            鏡頭是對光影的“捕獲”,快門是一場不動聲色的“出擊”。在凌晨的河岸邊,在夕陽下的蘆葦蕩,當你凝神觀察一只鳥踱步的氣定神閑,目睹成群起飛的震撼瞬間,這是獨屬于你和自然的秘密。所有的輕盈雖然都沒有語言,但滿足了人們對于飛翔的全部想象。

            一支隊伍的候鳥觀察之旅

            等到人們開始覺察到春天來臨時,其實春日已深。自然界的生靈,比天氣預報更為敏銳。冰雪暗自消融,寒意開始松懈,翅膀在起落之間,已然選好了下一個目的地。

            每一個選擇,都不是無心之舉。候鳥對棲息地的選擇近乎嚴苛,想要查詢它們的下落,沒有導航,唯有成為有心人。

            3月初,黃河永寧段,他們在拍鳥,我們在拍他們——這是寧夏觀鳥協會部分成員,正在進行一次春季回遷候鳥監測活動。寧夏觀鳥協會秘書長李志軍說:“這次主要跟蹤回遷水鳥,它們多棲息在黃河中心水域。”

            自由,大概是擁有隨時起飛的能力。自由的鳥類,也為人類觀察者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這一天,將會遇到什么鳥,它有怎樣的同伴?沒有人有確定的答案,此外還需要一點運氣。

            跟隨隊伍,在永寧黃河大橋附近行進,穿過小樹林,越過一處冰封的河面,再沿更深處探尋。每一次尋鳥之旅,也是在野外長途跋涉的追夢之旅。如果說每個夢想都有重量,眼下的重量包括但不限于相機、望遠鏡、三腳架等裝備。

            在尚未有所收獲之前,途中略顯沉悶,身旁的“鳥友”和記者聊起拍鳥的經歷。“去了三趟賀蘭山,沒有拍到賀蘭山紅尾鴝,我在自家小區里拍到了。” “觀察久了,你會發現,鳥類生活也有自己的秩序,比如在鳥島上,每個鳥群的分布都有講究。”“鳥是很有智慧的,為自己選擇生存環境,要實地經過多重考察。”……

            忽然,大家集體停下了腳步。順著他們的目光看去,畫面看似平淡無奇:尚未融冰的河面,岸邊野草叢生,再努力向遠望去,是一片“低分辨率”的灘涂。

            而專業觀鳥人士看過去,加之鏡頭輔助,那一片灘涂逐漸“高清化”,幾個人低語“有情況”——取景框里,出現了3只形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的身姿。

            “沒錯,是黑鸛!”隊伍出現了短暫的熱鬧,隨即放低聲響,輕聲確認。這是觀鳥的樂趣之一,有錯過的遺憾,也有未知的驚喜。

            作為一項生動的生態“指標”,各類珍稀鳥類的成群駐足,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自然印證。如果站在候鳥的立場上思考,食物、水溫、環境私密性……都是優雅的飛行“旅人”心中最佳的中轉棲息點。

            “沿黃河寧夏段,這幾年黑鸛數量越來越多。在彭陽,黑鸛多現身于山澗溪流,而到了銀川、石嘴山,一般選擇黃河灘涂,人為干擾較少,且周邊提供了棲息、覓食的地方。”李志軍說。

            這一天,觀鳥協會的監測日志上,新添記錄:“黃河永寧段,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

            一個人和灰鶴的五個冬天

            過去的五個冬天,石嘴山攝影家協會的陳小組,是與灰鶴一起度過的。和陳小組的對話,都很有“畫面感”。

            “冬天拍攝野生鳥類,少不了爬冰臥雪,在零下幾十度的野外,手凍得連快門都按不下去。不知在野地里頭摔過多少跟頭,鉆過多少蘆葦蕩。從惠農、平羅,再到陶樂這一帶的黃河兩岸,哪條溝、哪條河、哪一片兒樹林,我都再熟悉不過了。”

            陳小組將這些記憶集結成一本畫冊——《鶴舞黃河》。手中翻過的平面照片,每一頁都是獨屬于他的“立體”經歷。

            有時,喜歡就意味著追隨。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鶴為何選擇石嘴山,每年何時抵達,在這里集聚的數量有多少……從初識到研究,2017年起,陳小組成了黃河岸邊的“追鶴人”。

            起初,陳小組缺少拍攝鳥類的經驗,而且灰鶴一旦看到有人來,馬上就飛走了。陳小組拍了很多次,始終拍不到、拍不好。

            即使相距數里,鳥兒也會有所覺察——看似它們漫不經心踱步、低徊、啜飲,但又無時無刻不敏銳感知周遭的一切細微異動。

            觀鳥的首要,是不驚擾。鳥類活動拍攝者、監測者,須把自己變成一株蘆葦一般的存在。只不過這株“蘆葦”,并不隨風點頭,而是“定焦”凝望。

            “這個鳥兒生性膽小,必須學會躲藏才能觀察到它們最自然的狀態。于是,我在天亮前就趕到拍攝地點,學著聽聲音判斷它們的方位。為了掩護自己,有時還要匍匐前行、來回翻滾,用蘆葦或者堤壩做掩體,才能慢慢地接近。”陳小組提醒鳥類愛好者和攝影愛好者,在拍攝過程中,不要蜂擁而上,這樣對待灰鶴等野生動物既不安全,也不禮貌,可能會對它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

            “每年九月底、十月初,次年三月底、四月初,成群的灰鶴聚集在黃河石嘴山段沿岸。”每年冬季大概有150天,陳小組幾乎天天去探訪灰鶴。

            有一些關于飛翔的畫面,是私藏的記憶,唯有將其小心“收入”鏡頭。

            “去年12月2日,我看到有600多只灰鶴在一起覓食,那一瞬間的震撼,讓人終生難忘。”

            “當日,我連續三天看到了成群結隊的灰鶴。它們聚在一起,像小孩一樣唱歌跳舞。回家后整理照片才發現,其中有一只鶴和其他鶴不一樣。經過辨認、資料比對,以及林草局的專家鑒定,確定這是只國家級保護動物白枕鶴。”

            “今年3月2日早晨,我已經拍到了大量灰鶴,但總感覺不理想。我不死心,那天下午再去可不得了,碰上了特別難忘的大場景:黃河濕地間,大概有3000多只灰鶴聚在一起,翩翩起舞,非常壯觀。我躲在蘆葦里頭,將這難忘的一幕定格。”

            ……

            近年,石嘴山市對黃河灘涂持續治理。陳小組說,“鳥兒不會說假話,哪里環境好,就往哪里跑,黃河兩岸還有吃有喝,何樂而不為?和鳥兒打了多年交道,我想繼續陪伴灰鶴,每年冬天都接待它們,讓它們到石嘴山就像回到了娘家。”

            加大沿黃區域鳥類越冬棲息地保護力度,有針對性開展石嘴山黃河濕地灰鶴保護相關工作,這些議題已經被提上石嘴山市生態建設的議程。

            靜態的照片,也可以傳遞動態的力量。通過舉辦攝影展,陳小組致力于喚起市民對灰鶴的愛護、對環境的保護意識。“這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一個群體自然觀察的成長

            3月19日,《2022六盤山自然觀察周報11期》在微信公眾平臺發布,新記錄了“灰斑鳩、白眼潛鴨、銀喉長尾山雀”等。截至2021年年底,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鳥類記錄為240種。參與記錄者均為保護區一線員工和周邊自然觀察愛好者。

            3月20日,賀蘭山野生鳥類記錄者發布“賀蘭山野生鳥類記錄:戴菊,主要為留鳥,部分遷徙……”

            當觀測到新的鳥類、植物種類時,自然觀察筆記里的表述,通常是“新添記錄”,而非“新發現動植物”。“新”的不是它們,而是我們對自然的理解,對野生動植物家底的更新,對終日守護的自然保護區的新認知。

            這是人與自然的平等尊重:“你或許早已久居于此,但我今天才恍然發現。”潛心觀察,忠實記錄,查閱資料,這是認識和了解自然的“打開方式”。

            野生動植物“居民”的安家落戶,也是一種環境的指引,一種綠色的表達。

            在寧夏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監控畫面,觀察各個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的候鳥。據全區濕地管理機構、濕地型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工作人員和寧夏觀鳥協會監測綜合統計,2021年過境寧夏遷徙鳥類,分布區域越來越廣,種群數量越來越多,且居留時長延長。其中,珍稀候鳥回遷過境數量明顯增多。

            “我們將重點規劃黃河流域濕地保護修復,增強黃河濕地生態功能,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寧夏濕地保護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先行區,先行的還有生態文明理念。觀鳥,是一種姿態。這種姿態無關“參數”:懷抱敬畏之心、欣賞之情、呵護之感,才能做到“靜而遠觀”。在和鳥類相處的過程中,人類是觀察者、記錄者。人們偏愛美好的事物,也在觀察之中更好地保護它們自然的生存環境。這既是自然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生態文明的具體體現。

            由此,“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從來不僅是一句口號,正在成為一種生動踐行。(記者 毛雪皎)

          <p>  群鶴舞天。</p>

            群鶴舞天。

          <p>  黃河岸邊,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p><p>  (圖片由郭可峻提供)</p>

            黃河岸邊,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圖片由郭可峻提供)

          <p>  黑鸛。</p>

            黑鸛。

          <p>  覓食。</p>

            覓食。

          <p>  朝霞映照下的黃河岸邊,灰鶴成群。(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陳小組提供)</p>

            朝霞映照下的黃河岸邊,灰鶴成群。(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陳小組提供)

          【編輯】:張靜
          【責任編輯】:張靜
          【寧夏手機報訂閱:移動/聯通/電信用戶分別發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国产av影片麻豆精品传媒| 7777久久久国产精品消防器材| 91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久久这里精品国产99丫E6|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不卡|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综合| 在线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永久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视频精品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模特私拍国产精品久久|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一区国产传媒国产精品| 亚洲视频在线精品|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色妞www精品一级视频|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福利| 国产精品黄页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文|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影院 |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网站|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小说| 久久久午夜精品理论片| 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2020|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一本之道av不卡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app| 国产精品吹潮香蕉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无限资源免费观看| 99re6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久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