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自治區紅十字會、自治區團委在銀川科技學院聯合主辦第22個世界獻血者日慶祝活動,寧夏首個高校愛心獻血屋在銀川科技學院正式揭牌啟用。獻血屋占地18平方米,集獻血服務、科普教育、志愿服務于一體,成為寧夏高校公益教育的創新實踐基地。至此,寧夏全區形成“6個獻血屋+4個獻血房車+4輛流動采血車+22個駐點服務”的立體化獻血服務網絡。
“當前,受人口結構變化及醫療需求增長影響,2025年寧夏臨床用血壓力持續加大,青年大學生仍是無償獻血的主要力量,其積極參與為緩解臨床用血壓力提供了關鍵支撐。在此背景下,高校獻血屋的建成與校園宣講員的參與成為破局關鍵,不僅為青年提供了便捷的獻血渠道,更搭建起培育社會責任感的實踐平臺。”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無償獻血的光榮隊伍中,高校師生始終是最富活力的先鋒力量。近3年來,全區20所高校18683名師生累計獻血681萬余毫升,僅2024年銀川市各高校5429名師生就獻血191萬余毫升。這些閃耀的數字背后,是新時代青年用青春熱血書寫的家國情懷,是“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生動實踐,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校園里的具象化表達。高校愛心獻血屋的啟用,為首批聘任的12名高校大學生無償獻血宣講員提供了核心工作平臺與施展才華的舞臺。他們將以獻血屋為“主陣地”,圍繞其開展常態化、互動式的宣講活動。
記者了解到,為推動無償獻血事業健康穩步發展,寧夏血液中心多措并舉,全方位提升獻血服務。獻血者隊伍不斷壯大,團體獻血者占獻血總人數的比例由2012年的10%增長到如今的25%。寧夏無償獻血志愿服務隊不斷健全工作機制,自2008年成立至今,隊伍已有注冊志愿者1500余人。為有力保障銀川地區稀有血型血液臨床用血需求,寧夏血液中心組建“寧夏稀有血型獻血者之家”,截至目前,寧夏血液中心在冊稀有血型人員為1062人。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實現了區域管理,建立了全區聯動應急保障機制,形成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良好格局。(記者 尚陵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