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水奔流,澆灌著塞上沃野厚土;賀蘭山垂青,呵護著寧夏一草一木。深冬的吳忠大地,處處涌動著牢記囑托、砥礪奮進的強勁脈動。
“集中力量把奶產業打造成千億級產業?!弊灾螀^黨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的謀篇布局,落子于吳忠大地擲地有聲:
——突出規劃引領,把奶產業納入“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打造400億元奶產業發展目標,出臺實施方案,細化目標任務,實化工作舉措,進一步明確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
——突出整體聯動,吳忠市委常委會會議、政府常務會定期研究、專題部署,建立市級領導包抓、工作專班專抓、部門具體負責的推進機制,選派干部擔任“項目管家”服務奶企,強力推動奶產業高質量發展。
——突出法治護航,今年頒布實施了《吳忠市關于促進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以地方立法保障奶產業長期健康可持續發展。
——優化奶產業布局,擴大養殖規模,提升綜合效益,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加快奶產業高質量發展。
截至目前,吳忠市奶牛存欄近30萬頭,占全區的43%;日產生鮮乳3600噸,占全區的45%,乳制品加工產值達到120億元,生鮮乳產值達到48億元……
不負“奶牛的天堂,乳企的福地”殊榮,吳忠市已成為全國奶業優勢產區和高端乳制品生產原料基地,被伊利、蒙牛集團確定為黃金奶源基地,成為自治區“九個重點產業”的亮點,也成為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有力支撐。
利通區五里坡奶牛養殖基地。
力量的聚合來自共同的理想
楊建國是留美博士,主攻奶產業課題研究,曾在土耳其、埃及等國家管理過飼料加工廠、奶牛養殖基地,現在他供職于吳忠市利通區的寧夏昊愷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每天早中晚,2.3萬頭奶牛像上班一樣,在規定的時間內按照順序走上擠奶臺,技術總監楊建國會來到擠奶大廳,查看奶牛的健康及產奶狀況。
先進的擠奶設備。
2019年,寧夏昊愷農牧發展有限公司開始探索標準化奶牛養殖模式,以期提升原奶品質,這與楊建國“打造世界黃金奶源基地”的理想不謀而合。
楊建國通過數據化管理,將每頭奶牛的繁殖時間、對應的獸醫、對應的產區、飼料配比等數據錄入電腦,在配工單上安排員工負責相應的工作,他們根據數據準確選擇繁殖管理方法,提高奶牛繁殖能力、利用年限及經濟效益。
楊建國引進國產苜蓿裹包技術,使國產苜蓿利用率提高30%;改進奶牛日糧,奶牛飼料消化率不斷提高;注射疫苗防止犢牛腹瀉,提高了犢牛成活率,奶牛懷孕率由以前的19%提高到27%。
經過引進國外改良品種精液,后備奶牛第一胎平均單產突破41公斤。牛奶蛋白質含量達到3.28克至3.30克,脂肪含量達到3.8克至3.9克,牛奶成為特侖蘇專供奶。奶制品的乳蛋白、乳脂肪、體細胞素等品質出眾,口感醇厚、香味濃郁。
發展集約化、機械化、標準化、生態化奶牛養殖模式。
昊愷農牧的發展,是吳忠市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截至目前,吳忠市奶產業形成了利通區五里坡、青銅峽市牛首山、吳忠市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三大養殖核心區,現有規模養殖場137家,規?;蔬_到98%,65%以上的養殖場奶牛存欄超過千頭,奶牛年均單產鮮奶9.3噸,主要指標高于歐盟標準;現有乳品加工龍頭企業10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自治區級3家,日加工能力6000噸;良種率、機械擠奶率、青貯飼喂率均為100%;近3年農業農村部乳制品抽檢合格率為100%;飼草種植、奶牛養殖、乳品加工、冷鏈物流、印刷包裝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2021年全產業鏈產值達到240億元;帶動就業10萬人,人均年收入4萬元。
路徑的清晰來自堅定的步履
12月16日,記者在利通區五里坡四期奶牛養殖園區看到,一座座現代化生態牧場散落山間,一頭頭奶牛在擠奶廳里有序接受自動化擠奶。自動化的溫控、濕控、噴淋系統遍布泌乳牛舍,牧場的每個生產環節都顯示在可視系統里。四期奶牛養殖園區總投資40億元,規劃建設奶牛規模養殖場30家,預計新增奶牛10萬頭以上,年產鮮奶50萬噸,為打造寧夏奶產業核心區再添動能。
吳忠市奶源基地建設如火如荼,按照品種良種化、生產規?;?、養殖設施化、管理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處理資源化、信息數據化“七化同步”要求,推進現有養殖場改造升級和新建養殖場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高圈舍、擠奶、防疫、質量檢測等配套設施設備的標準化和信息化水平。深化與伊賽集團戰略合作,充分利用奶公犢資源,拓展國內高端市場。圍繞奶產業高質量發展,開展奶牛選育、增產增效、疫病防控、綠色養殖等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推廣,提升養殖技術標準化水平。2021年,創建自治區級奶牛青貯玉米和苜蓿標準化原料基地16個、國家級標準化集成示范養殖基地6個。
中國(寧夏)奶業研究院。
橫下一條心、認準一條路,推動奶產業大發展。吳忠市在保障飼草料供應、加強良種繁育及科技支撐、強化人才引進與培養方面,鉚足一股勁、擰成一股繩。
大力實施糧改飼、優質高產苜蓿、農業高效節水等項目,持續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鼓勵開展“冬麥+青貯玉米”“黑麥草+青貯玉米”等一年兩茬種植。積極開拓揚黃灌區飼草基地,引導養殖場與鄉鎮、農戶主動對接飼草產銷合作,支持養殖場、飼草料配送中心通過流轉、訂單、托管等方式種植飼草,以山濟川、協同發展,不斷擴大優質飼草種植面積。規劃新建天康生物、寧夏伊康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期等專業化飼料加工項目,支持利通區益農草畜產業聯合體等社會化服務組織及養殖場,開展牧草種植技術服務和苜蓿、巨菌草、燕麥草等種植試驗示范。加強與甘肅亞盛田園牧歌草業集團有限公司等國內飼草專業化龍頭企業合作,為吳忠市提供大量苜蓿、燕麥等優質牧草。2021年,全市青貯玉米種植面積達到56萬畝,基本實現自給自足。
為奶產業配套的包裝、物流企業。
支持養殖場引進國際優質種質資源,全力推廣應用奶牛性控凍精、胚胎移植等先進技術,推進優質奶牛良種繁育示范場(胚胎中心)建設,加快配種選育和擴繁改良步伐。指導養殖場合理應用奶牛高效繁殖技術,縮短繁殖間隔,提高繁殖效率。加強與區內外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開展奶牛節本增效示范、精準飼喂、疫病防控、信息化管理、糞污資源化利用等實用技術集成配套與示范推廣。開展奶牛生產性能測定,健全完善奶牛養殖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數字奶業信息服務云平臺、“5G+”智慧牧場建設,促進養殖管理、生產性能狀況、飼草料供給、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等信息一體化管理,不斷提升養殖場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2021年,奶牛單產達到9.3噸,乳蛋白率達到3.4%以上,乳脂率達到3.9%以上,體細胞數20萬/毫升以下。
依托中國(寧夏)奶業研究院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寧夏大學等科研院校開展合作,引進和培養高層次奶業人才;與伊利奶科院合作,定期舉辦奶牛養殖技術培訓班,提高養殖場法定代表人、場長、職業經理人整體水平,積極培育“牛二代”;加強與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青銅峽市職業教育中心等院校合作,開設畜牧獸醫、乳品工程等奶產業相關專業,為奶產業培養后備人才;發揮吳忠市奶業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通過定期舉辦“點對點”短中期培訓,提高現有養殖場生產管理水平和技術工人的技能水平。積極與勞務中介組織對接,進一步吸納招錄更多技術工人服務于奶產業。
高端乳制品生產線。
高質量發展來自高品質追求
寧夏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內,到處是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為了提高乳品生產加工能力,吳忠市依托寧夏伊利兩百億奶產業聚集區和夏進倍增計劃,支持伊利、夏進、雪泉等乳品加工企業兼并重組和延伸產業鏈,支持開展乳制品創新研發,優化加工工藝和產品結構,發展適銷對路的低溫乳制品,支持和引導奶酪、黃油等干乳制品生產,鼓勵使用生鮮乳生產滅菌乳、發酵乳、調制乳和嬰幼兒配方乳粉等乳制品。
同時,鼓勵伊利、夏進在吳忠市注冊成立物流園區并開展業務。加強吳忠市“黃金奶源基地”“吳忠牛乳(寧夏牛奶)”等宣傳,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到2021年底,全市乳制品加工企業加工能力達到6500噸。
推進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支持奶牛養殖場配套建設與養殖規模相匹配的糞污收集、貯存、處理和利用設施,采取堆肥還田、有機肥加工、生產沼氣、生物質燃料、臥床墊料等模式,提高奶牛糞便綜合利用率。鼓勵奶牛養殖場采用干清糞工藝、廢水拉運等方式,從源頭上減少廢水產生量,實行雨污分流,收集暫存雨水用于奶廳沖洗或綠化,提高水資源利用率。規劃建設利通區五里坡、孫家灘污水處理設施,養殖場糞污實現資源化利用。制定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方案,支持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廠投入運營。2021年,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100%,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
強化乳品質量安全。加強源頭管理,落實利通區、青銅峽市、吳忠市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鹽池縣等區域屬地管理責任,強化養殖場疫病防控主體責任,加大外購奶牛疫病防控力度。支持建設奶牛養殖隔離場,養殖場開展布魯氏桿菌病等疫病的監測和凈化。嚴格養殖環節飼料、獸藥等投入品使用和監管,開展生鮮乳質量安全抽檢,嚴格落實《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規范生鮮乳收購許可和生鮮乳準運證明制度,確保乳品質量安全。
加強奶企利益聯結。充分發揮吳忠市奶牛養殖業協會作用,推行《寧夏生鮮乳購銷合同(示范文本)》,全面規范生鮮乳購銷合同備案機制,督促養殖加工購銷雙方履行生鮮乳購銷合同。配合自治區開展生鮮乳價格協商工作,指導中國(寧夏)奶業研究院定期開展奶牛養殖場成本和生產效益核算,建立健全生鮮乳第三方質量檢測體系。
加強融資貸款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創新信貸產品和金融服務,探索土地及地上附著物、活體抵押擔保貸款模式并簡化手續,提高企業融資能力。開展保費擔保貸款試點,擴大保險覆蓋面,用足用好奶牛政策性保險。
力爭到2025年,全市奶牛存欄突破45萬頭,日產生鮮乳6000噸,年產量215萬噸以上,較“十三五”末增長105%。青貯玉米基本自給自足,苜蓿、燕麥等優質飼草通過本地種植和外購等方式解決。生鮮乳和乳制品抽檢合格率達到100%,乳制品加工產值200億元,全產業鏈產值達到400億元以上。
匯聚起磅礴之力、奮進之勢,吳忠市努力把建設先行區、繼續建設現代化美麗新吳忠的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記者 張國長)
優質飼草基地。(本版圖片均由吳忠市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