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一個在日歷上極其普通的日子,卻成了銀川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金鳳區一大隊全體民警心頭一道沉重的刻度。這一天,本是他們的好戰友、大隊長王學武的45歲生日。辦公室里,再沒有他忙碌的身影;對講機中,再聽不見他沉穩的指令。就在26天前,10月9日,這位從警22年的老警察,因突發心肌梗死,倒在了踏勘安保現場的路上,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4歲。
這個他永遠無法抵達的45歲生日,留給世間的,是無盡的思念與永恒的回響。

戰友的懷念:“601”,請回答!
“601、601,收到請回復……”
每日的例行點名,金鳳區一大隊指揮中心的對講機里,呼喚依舊,卻再也等不到那個熟悉而堅定的回應。“601”,是王學武的呼號。如今,已成為一個全體戰友默記于心的沉默代號。
“他這人,就是愛跟自己較勁。”興慶區二大隊大隊長汪彥華,提起相識22年的老戰友,紅了眼眶。從警校到特警,再到交警,王學武的“執拗”刻進了骨子里。訓練場上,別人跑5公里,他跑10公里;練習射擊,烈日下一趴就是幾小時。他常說:“平時多流汗,戰時才能少流血。”
這種“較真”,貫穿了他22年的從警生涯。在他犧牲后,戰友們整理遺物時,在他工作筆記本的扉頁上,看到這樣一段話:“‘警察’二字,寫起來不過33畫,扛起來卻是一座山。”這座山,是信任,是擔當,是他再也放不下的責任。
到任金鳳區一大隊大隊長僅54天,他就像一顆上了膛的子彈,全力沖刺。中阿博覽會、全國職工馬拉松……重大活動接連不斷,他白天踏勘路線,晚上伏案制定方案,對講機從不離手。副大隊長劉濤曾深夜見他對著圖紙研究路線,手邊的晚飯早已涼透。“他好像把所有的壓力都扛在了自己肩上。”
教導員陳紹川更記得,王學武曾向他詢問心臟不適該吃什么藥。“我催他趕緊去醫院檢查,他卻總是說,等忙過這陣子。”這“一陣子”,成了永遠的遺憾。他用生命最后的時光,踐行了“細致、精致、極致”的作風,守護了轄區的路暢人安。

家人的思念:未曾言說的愛,是永遠的虧欠
在這個沒有壽星的生日里,女兒王舒然又一次翻看了父親的手機相冊。里面除了少量工作照,幾乎全是她的成長印記:中考成績單、名牌大學簡介……“爸爸和我們的相處中,未曾言說愛,但處處都是愛。”這句話,是她痛失至親后最深的體悟。
她記得,爸爸節儉到自己只穿實惠的“足力健”,卻對家人無比大方;他總說不愛吃螃蟹,只為把好的都留給孩子;家里客廳的燈壞了,媽媽催了一個月,他也抽不出空來換。
今年8月,王舒然第一次離家遠行去求學,滿心希望父母能相送,但父親卻因工作任務無法脫身。帶著失落出發,舅舅在車上默默打開了與父親同頻的對講機。瞬間,父親指揮交通的聲音充滿了車廂——“路口事故,快速處理!”“監控看好流量,確保暢通!”……一聲聲急促而沉穩的調度,讓她瞬間淚目。“那一刻,我所有的委屈都消散了,我理解了他。”
從此,視頻通話成了父女倆的默契。她常說:“爸爸你別掛,你不說話可以,用攝像頭對著自己,讓我看看你!”屏幕那端,父親穿著警服工作的樣子,成了她心中最自豪的風景。
最讓她淚流滿面的回憶,是國慶回家那次。深夜,父親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見到她,第一件事竟是俯下身要背她。“和自己閨女好不容易見一次面,我就想背一背閨女……”那個如山脊般帶來的溫暖,成了父親留給她的最后回憶。

生命的回響:我們會沿著你的路,走下去
女兒王舒然,這個一夜之間長大的女孩,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決定:“我要像爸爸一樣,努力成為一個對社會和人民有用的人,繼續做好他沒有做完的事。”這是對父親最好的告慰,也是最深的緬懷。
在戰友們心中,“王隊”的標準就是工作的標桿。他精益求精的精神、擔當如山的品格,已融入大隊的血脈,激勵著每一位民警在平凡的崗位上繼續他未竟的事業。
45歲生日,燭火未曾為他點燃。但他用生命燃燒的光亮,照亮了許多人前行的路。
他沒有離開,他只是化作了這座城市的背景音——是清晨川流不息的序曲,是深夜守護平安的哨音,是每一次“601”呼號響起時,我們心中那份永恒的堅定。(寧夏新聞網記者 胡俊 圖片視頻由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