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由寧夏農林科學院作物研究所、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種子工作站相關人員組成的專家團隊,對石嘴山市平羅縣通伏鄉新潮村的小麥新品種寧春63號進行實收測產。經實打實收,在水肥一體化條件下,寧春63號平均畝產達到720.26公斤,刷新了寧夏鹽堿地春小麥產量紀錄。
“結籽47粒到49粒,籽粒飽滿,身桿壯實,產量應該不差。”在測產地塊前,來自石嘴山市、吳忠市等地的種植大戶隨手摘取麥穗,仔細查看籽粒數量,預測產量。據了解,寧春63號是寧夏農林科學院培育出的一種能夠適應鹽堿地的優質春小麥品種,由平羅縣裕田農業種子有限公司進行成果轉化。“該品種不僅早熟能復種,還具備強大的耐鹽堿能力。今年,我們選定了300多畝鹽堿地種植寧春63號,并做了漫灌和滴灌兩種條件下的對比試驗。”平羅縣裕田農業種子有限公司總經理朱豐介紹說。專家組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選定測產田塊,現場實測種植面積。隨后,收割機轟鳴作業,田間小麥迅速收割、脫粒,并經過過磅稱重、水分檢測、雜質去除等流程,按國家標準核算實收畝產。
測產結果顯示,在常規漫灌條件下,寧春63號平均畝產達到692.24公斤,水肥一體化條件下平均畝產達到720.26公斤。專家組認為,寧春63號測產數據優異,在品種應用與產業帶動方面成效顯著,將為鹽堿地開發利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芯”力量。(記者 郭靖 通訊員 劉建榮)
【編輯】:張靜
【責任編輯】:鄒煒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