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平羅縣統籌推進新時代雙擁工作高質量發展,堅持軍地合力、軍民同心、服務備戰,不斷密切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關系,形成了“黨政主導、軍地互動、社會支持、全民參與”的新時代雙擁工作社會化新格局,書寫了“軍民同心、魚水情深”的雙擁新篇章,連續9次榮獲自治區雙擁模范縣稱號。
平羅縣高度重視雙擁工作,每兩年召開一次雙擁總結表彰大會,極大激發了軍地學先進、比先進、做先進、超先進的熱情。全縣各部門、各單位及社會群團組織或利用重要節日或節點,邀請或深入駐平部隊召開座談會、聯誼會等各類活動,推動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新型軍政軍民關系向縱深發展。實施“整合紅色資源、打造雙擁品牌、增強教育功能、彰顯特色優勢”創建戰略,形成了陣地教育、媒體宣傳、全民教育“三位一體”的國防教育模式。先后投入76萬元打造黃渠橋紅色教育基地(寧北紅色退役軍人服務站)、泥哇嗚非遺國防教育基地、崇崗鎮雙擁共建林。人民武裝部與石嘴山市軍分區合力投資40萬元在平羅縣紅瑞燕寶小學掛牌建成平羅縣首家“賀蘭山星火少年軍校”。為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81位平羅籍烈士立碑述撰。在主要街路口、客運汽車站、惠民公園等公共場所設置大型戶外雙擁宣傳牌10塊;在各銀行、車站、醫院等場所設置“軍人依法優先”等標識20多處;為烈軍屬懸掛光榮牌6155塊,送立功喜報593份,營造尊崇軍人、緬懷英烈、銘記功勛的濃厚社會氛圍。挖掘以哈學忠為代表的擁軍模范,培植平羅縣人民醫院、平羅縣中醫醫院為優撫醫院,優先解決優撫對象看病難問題,培植平羅縣人民武裝部、平羅縣城關鎮為全國愛國擁軍模范單位和擁政愛民模范單位。全縣70所中小學校將國防教育納入教學內容,做到進課表、進課堂、進教材,從小培養學生對黨和國家、對人民軍隊的感情。
同時,平羅縣每年安排雙擁創建經費75萬元,用于雙擁模范縣創建及“八一”建軍節、春節慰問駐平部隊和優撫對象。投資650萬元將原沙湖中學改建為標準化民兵訓練基地,提升民兵預備役正規化建設水平。完善平羅縣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中心設施設備,增添數控機床、電氣焊、化工、無人機等專業,先后培訓退役士兵560余人次。平羅縣衛生部門為駐平部隊贈送價值3萬余元的藥品和體育器械,并為官兵免費體檢300余人次;住建、水務等部門為駐平部隊營區供暖、供水工程建設提供支持;教育部門為駐平部隊官兵免費開展計算機和信息技術培訓;工會、婦聯組織“擁軍優屬服務隊”“青年志愿者隊伍”“學雷鋒小組”定期為駐平部隊官兵和優撫對象做好事、送溫暖,在全社會形成人人關心雙擁、人人參與雙擁的濃厚氛圍厚。
此外,平羅縣還全面落實優撫優待政策,每年足額安排專項資金,確保國家和自治區各項優撫補助、撫恤經費及時足額發放。4年來,累計發放各類優撫、優待資金近4250萬元。為457名現役軍人家屬發放優待金2422.97萬元,為445名自主就業退役軍人發放一次性經濟補助金1857.11萬元。為416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的退役軍人補繳養老保險。協調稅務部門為120戶退役軍人創辦企業減免稅費731.43萬元,人社部門為35名退役軍人發放創業貸款385萬元,貼息37.9萬元。打造崇軍平羅品牌,廣泛動員縣域內559家企業、商家加入“崇軍優撫圈”,為退役軍人提供優惠和優待。嚴格落實退役士兵就業創業23條措施,實現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就業率達35%。協調平羅縣消防大隊和縣屬國企設置招錄退役軍人專崗,錄用退役軍人18人,探索建立黨政機關公務員崗位招錄安排退役士兵機制,考錄公務員序列2人。支持“兵支書”“兵委員”等優秀退役軍人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和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等工作,全縣173個村(社區)中,由退役軍人擔任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主任)的達61人,占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總人數的35%。實行“陽光安置”政策,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的退役士官進行妥善安置,安置率、上崗率均達100%。
長期以來,駐平部隊先后妥善處置了多起災害事故,有力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目前,共出警3000余次,營救被困群眾1600余人,挽回損失2000余萬元;支持地方生態建設,先后發動民兵預備役人員900余人支援地方植樹造林活動,共植樹5萬余棵近1500余畝;培養軍地兩用人才,50余人獲得大中專學歷,30余人考取技能證書。成立學雷鋒志愿服務隊,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積極捐款,資助多名特困戶、失學兒童,用實際行動在駐地人民群眾中樹立了令行禁止、嚴守紀律的形象,樹立了做好準備、敢打硬仗的形象,樹立了遵守公德、文明禮貌的形象,樹立了擁政爭先鋒、愛民做模范的形象。今后,平羅縣將持續在拓展宣傳教育載體、做好經費投入保障、落實優撫安置政策、深化雙擁共建活動、豐富社會化擁軍工作、提升創建工作層次等方面下功夫,全面開創平羅縣雙擁工作新局面。(記者 蘭建勇)
【編輯】:張靜
【責任編輯】: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