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深度共享,逐步縮小城鄉、校際、群體間教育資源差距,近年來,平羅縣深入推進強校擴優行動,深化集團化辦學質效,促進跨學段、跨區域、特色化縱深發展及校本教研水平整體提升,加快推動優質學校培育,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作為平羅縣第三中學教育集團分校,平羅縣靈沙九年制學校部分教師每周會到平羅縣第三中學開展教學研討,將優質的授課方法和經驗帶回鄉村學校課堂并分享給其他教師。“自主校區與分校區聯合教研、集體備課以來,我校教師的業務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教學質量顯著提升,在去年期末教學質量檢測中,我校三分之二的科目成績明顯提升。”平羅縣第三中學教育集團靈沙九年制分校執行校長孫多福說。據孫多福介紹,集團化辦學以來,平羅縣靈沙九年制學校引入主校區數字化教學模式,推動課堂變革,提高課堂效率,縮小了城鄉學校間的教學差距。同時,在平羅縣第三中學教育集團的支持下,平羅縣靈沙九年制學校已建成食堂和學生宿舍并投入使用,為學生學習提供便利的配套設施,減少家長接送壓力,學生在學校吃得放心、住得舒心,也能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學習中。
“在集團化管理模式下,總校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實效課堂、實效練習、實效復習開展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提升成員學校的教師教學技能和教育教學質量,與成員學校逐步形成管理共進、課程共建、師資共育、資源共享的良好格局,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輻射面,促進教育公平,真正實現優質帶動、優勢互補。”平羅縣第三中學教育集團黨支部書記、校長楊會平介紹說。
每周四15時30分至17時20分是平羅縣陶樂小學學生的課間活動時間。這個時段,學生們活躍在各類社團活動中,通過踢足球、打籃球、剪紙、繪畫、縫紉等方式放松身心,培養興趣,發掘特長。音樂教室里,電子琴、葫蘆絲、架子鼓等樂器琴瑟和鳴。縫紉室內,鞋墊、手提包、紗裙等精美的手工制品引人注目。沙畫教室內,學生們不緊不慢地撒沙、漏沙、摳沙,美好的校園生活躍然呈現。“我校除了開足開齊國家規定課程外,還開設了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如沙畫、縫紉、3D打印、衍紙等17個社團,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補齊農村教育短板。”平羅縣陶樂小學教師余麗莉說。
2024年10月,平羅縣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推動平羅縣陶樂一小與平羅縣陶樂二小合并成為平羅縣陶樂小學,進一步實現學校資源總量增大、質量提升、結構優化,各種教學儀器按照高位高標準配足配齊,同時新添錄播教室、紙筆教室等智慧課堂,助力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近年來,平羅縣整合優化教育資源,對基礎相對較好的學校加大改造幫扶力度,強化薄弱學校輻射帶動力度,全面推行黨組織領導的集團化辦學,組建涵蓋從學前教育到初中教育的教育集團,形成“優質校+新校”“優質校+弱校”“城市學校+鄉村學校”等多種形式的集團化辦學模式。截至目前,平羅縣先后整合撤并農村小規模學校6所、組建學前和義務教育階段教育集團14個,成立13個大教研合作體,實現了所有農村學校都有1所縣城學校結對幫扶,有效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更好滿足人民群眾“上好學”的期盼。(記者 桑娜 周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