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丁冬 文/圖)5月7日,平羅縣六大產業聯合黨委正式成立,標志著該縣活性炭、冶金、氰胺、種子、電商、文旅六大產業開啟“黨建引領、集群發展”新篇章。此舉旨在打破產業壁壘、整合資源要素,推動“黨建強、產業興、群眾富”深度融合,為縣域經濟注入強勁動能。
“過去企業間信息不暢,常出現重復建設、低價競爭?!睂幭耐⑦h活性炭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張文彥表示,聯合黨委成立后,產業鏈上下游將實現技術、市場、人才共享,“擰成一股繩”闖市場的底氣更足了。
聯合黨委以“產業相近、地域相鄰”為原則,建立“1個聯合黨委+N個功能型黨支部”組織架構,覆蓋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產業園區。通過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解決技術攻關、市場拓展等痛點,并設立“企業需求清單”“部門服務清單”,推動問題“動態清零”。同時,常態化開展“紅色代辦”“黨員先鋒崗”等服務,為企業提供政策解讀、技術對接等“一站式”支持。
聯合黨委聚焦傳統產業與新興業態協同發展,一方面推動活性炭、氰胺、冶金等優勢產業組建創新聯合體,攻關關鍵技術,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另一方面,搶抓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新機遇,聯合科研院所發展新型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在農業領域,實施品牌強農行動,統一質量標準與市場推廣,放大“土特產”品牌溢價效應。
通過“黨組織+企業+合作社+群眾”模式,聯合黨委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推廣“保底收益+按股分紅”“土地流轉+優先聘用”等模式,引導農戶參與訂單農業、技能培訓,在家門口成為產業工人。此外,探索“產業+文旅”“產業+康養”融合路徑,培育鄉村旅游、康養服務等新業態,助力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
為確保聯合黨委取得實效,平羅縣將“企業滿意度”“項目落地率”“群眾增收率”納入考核體系,并創新容錯機制,鼓勵黨員干部在產業一線擔當作為。組織、工信、農業農村等部門協同發力,推動政策、資金、人才向產業鏈集聚,形成“黨委統籌、部門聯動、企業參與”的發展格局。
“聯合黨委不是‘花架子’,而是驅動產業升級的‘動力軸心’。”平羅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通過黨建鏈與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產業集群,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編輯】:張靜
【責任編輯】: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