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海原縣海城街道辦深學篤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創新推行“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五維互嵌模式,繪就出一幅絢麗多彩的民族團結新圖景。
在空間互嵌上,海城街道辦以優化社區布局為抓手,完成4個老舊小區適居化改造,讓855戶各族居民比鄰而居,打破居住壁壘。秉持“為民服務、精準關懷”理念,打造“一老一小”服務矩陣。日間照料中心內老人們閑話家常,兒童之家內孩童歡聲笑語,積分超市、手工藝作坊等特色空間,讓居民生活更加豐富多元。“在日間照料中心吃飯、娛樂,日子過得既舒心又充實!”黎明社區居民張萬倉的話語,道出了居民們的幸福心聲。
海城街道辦深挖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資源,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建“石榴花開”等志愿宣講團,開展51場“相約八點半”“七彩課堂”等志愿服務活動。創新打造“我們的節日+”品牌,開展39場“社區過大年 千人同吃春節宴”“鄰里集市”活動,讓傳統文化成為情感交融的紐帶。
海城街道辦構建“技能培訓+崗位對接”服務體系,14場春風招聘、1080條就業信息發布,助力3923人高質量就業;12期免費技能培訓班,培訓600余人,427個公益性崗位托底保障。
同時,海城街道辦將轄區劃分為網格,網格員化身“民情調解員”。北坪社區閩寧華府小區物業與居民因環境衛生和物業費產生矛盾,網格員迅速介入調解,成功化解糾紛。“網格員的調解為后續物業服務打下了良好基礎。”寧夏建投長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魏新宇對此感激不已。
海城街道辦以“街道黨校”為陣地,開展10余場專題黨課等培訓活動,8場“文明家庭”“移風易俗示范戶”評比激發向上向善力量。“民情大走訪”機制排查化解89起矛盾糾紛,125次志愿服務、192件民生實事,讓各族群眾心貼得更近、情融得更深。(全媒體記者 范本哲 劉立濤 馬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