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民生工作離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自治區黨委十二屆九次全會明確提出,今年要圍繞民生大事難事急事,集中發力、以點帶面,補上短板、有效保障,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全區各級黨組織要認真落實自治區黨委部署要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持續用力,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讓全區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蔽覀凕h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都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讓人民群眾更多分享發展紅利,也是新發展理念的體現。
去年以來,我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實施脫貧富民戰略,集中力量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群眾。但與人民的新期待新要求相比,我區在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還有短板要補,還有硬骨頭要啃。今年我們唯有堅守初心,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要把穩定就業作為民生之先。必須通過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促進機制,積極增加就業崗位,大力推進技能培訓,做好重點群體就業,深入推進“雙創”行動,放寬政策、放開市場、放活主體,帶動充分就業。
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要把促進增收作為民生之要。收入是老百姓最關心的民生,是獲得感最直接的體現。對城鎮居民要通過鼓勵擴大就業創業、落實工資增長機制、提高社會養老標準等途徑,對農村居民要通過保證轉移性收入、挖掘財產性收入、擴大經營性收入等途徑,實現增收目標。
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要把社會事業作為民生之基。必須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工作,扎實推進“互聯網+教育”示范區建設,不斷提高群眾教育滿意度。加快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區建設,切實在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上有新的突破。要以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為抓手,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為群眾提供更優精神食糧、更多精神財富。
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要把社會保障作為民生之底。必須集中資金投入,多辦惠及全民的實事,在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上持續用力,實施好全民參保計劃,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實現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收統支,深化養老服務領域市場化改革,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做好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工作。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既是出發點也是落腳點。只要我們堅守初心,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決策部署上來,努力做好今年經濟工作,不斷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指數,就一定能交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的優異答卷。(寧夏日報評論員)
相關鏈接
吹響沖鋒號角 決勝全面小康——一論學習貫徹自治區黨委十二屆九次全會精神
著力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二論學習貫徹自治區黨委十二屆九次全會精神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三論學習貫徹自治區黨委十二屆九次全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