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專題 -> 2020 -> 黃河兩岸是我家 -> 見證·黃河與人文
          從“以糧為主”到“春色滿園”
          興慶區:現代農業“綠”起來
          2020-08-13 09:36:37   來源:銀川日報

          1.jpg

          村民展示溫棚種出的無花果。圖片由興慶區融媒體中心提供

            一項項農業產業規劃振奮人心,一個個涉農項目加速推進,一座座美麗鄉村煥發新顏……在興慶區,到處激蕩著現代農業發展的澎湃熱潮,現代農業產業園內無公害蔬菜新鮮嬌嫩,標準化現代養殖基地里的兔子、奶牛供不應求,集農業體驗、娛樂、度假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休閑觀光農業產業園內游人絡繹不絕。

            近年來,興慶區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延伸農業產業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

            特色產業讓菜籃子更殷實

            來到月牙湖鄉,一排排整齊的溫棚映入眼簾,溫棚里栽種著株株無花果樹,每一株莖葉都掛上了顆粒飽滿的無花果,一進大棚就能聞到特有的清香。

            月牙湖鄉地處毛烏素沙漠與黃河交接處,晝夜溫差較大,空氣質量良好,獨特的生態氣候環境造就了無花果軟糯甘甜的口感。目前,月牙湖鄉無花果種植規模達到30多畝,產量5萬多斤,主要通過游客采摘和電商等渠道進行銷售,產值80萬元左右。

            近年來,除了種植傳統農作物,月牙湖鄉因地制宜引進附加值高的經濟作物,逐步走出一條發展特色農業產業的新路子。同時,采取“基地+企業+農戶”合作模式,引進多家龍頭企業種植紅樹莓、菌菇等,不僅提供了大量務工崗位,還進行技術培訓,帶動村民變身承包戶,直接參與到產業經營發展中。

            最近,牙湖鄉的蜜瓜到了豐收時節,大棚前的包裝箱排了幾十米長,上百號工人忙著將蜜瓜打包。

            許左文是濱河家園一村的村民,過去常年在外打工,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今年,他來到蜜瓜大棚學習種植技術,幫忙打理大棚,一個月能掙上4000多元,日子過得松快了,他還準備承包三棟大棚。

            從“以糧為主”到特色產業“春色滿園”,興慶區調整種植業結構,壓減高耗水作物,增加有特色的經濟作物種植,綜合生產力持續提升。今年,興慶區規劃在月牙湖鄉濱河家園、通北村4、7隊、掌政鎮掌政村、大新鎮塔橋村等4個建設點建設聯棟拱棚、日光溫室、全鋼架大拱棚2013.6畝。上半年,落實瓜菜播種面積2.74萬畝,較去年同比增加10%。新增2個千畝以上蔬菜基地,發展訂單瓜菜近1500畝,推廣哈蜜瓜、粉印系列番茄等名特優瓜菜品種5個,轄區優良品種覆蓋率98%以上;并創建3個500畝以上永久性蔬菜基地。

            農技人才培養助力鄉村振興

            57歲的馬國成是通貴鄉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做了三十多年技術工作,他對鄉上所有農作物種植情況了如指掌。每天,他都會到田里去看看長勢,還定期開展培訓,進行種植技術指導,大家都說,看到馬國成在地里,心里就踏實。

            在培訓中,馬國成注重理論結合實際,他為村民們分析鄉村振興戰略,幫助大家改正農作物管理問題和不當技術經驗,還現場演示如何剪枝、打藥、施肥、嫁接。

            馬國成的手機就是一條村民咨詢的熱線和服務平臺,這些年來,他從沒換過手機號,堅持全天候開通,為農民答疑解惑。他還建立微信群,通過語音通話、視頻問答等方式,將農業專業性術語翻譯成“大白話”進行“一對一”解答。

            而在興慶區,像馬國成這樣的農技人員還有很多,興慶區以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為抓手,以創新帶動區域農業發展,致力打造一支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農技人員隊伍。

            同時,擴大農技人員接受培訓和繼續教育的范圍,根據“一鄉一品”方式,每年有計劃地安排他們進行專業能力提升培訓,并組織到發達地方農村觀摩學習、開闊視野。還按照“分類管理、因人施策、跟蹤培養”原則,對有一技之長的,提供專業指導和平臺展示;對有事業基礎的,提供優惠政策大力扶持;對有學習意愿的,提供更多機會參與交流學習。

            綠色發展打造生態農業

            隨著畜禽養殖業的發展,畜禽糞便產生量增加,成為農村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興慶區農業部門積極行動,在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方面,走出了一條種養結合、循環發展的路子。

            銀川金勝源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是掌政鎮養殖規模較大的基地,走進場區,很少聞到臭味,也見不到糞污。

            合作社負責人詹金學告訴記者,污水、糞便收集經固液分離處理后,干糞生產的有機肥可為種植牧草、玉米提供養分,污水進行發酵處理產生沼氣可以為牛場提供能源,還能還田利用,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種養循環的方式既解決了種植基地有機肥的需求,降低了成本,又解決養殖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減少在環境治理方面的費用,一舉多得?!闭步饘W笑著說。

            綠色,是農業發展的底色,近年來,興慶區不斷增加農業生態產品和服務供給,引導和鼓勵種植、養殖大戶帶頭通過科技化、生態化、無公害化等多種生態手段,在解決農藥殘留、推進精深加工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實現從傳統農業向生態農業等綠色經濟模式轉型。今年以來,興慶區加大統防統治、植保服務等社會化服務,并以實施“清河行動”為契機,繼續抓好河、湖、溝道周邊污染防治工作,還加快實施月牙湖鄉海淘北村南高效節水灌溉工程(二期)等項目,推進農業綠色發展。(記者 肖夢琪)

          【編輯】:張海燕
          【責任編輯】:張海燕
          【寧夏手機報訂閱:移動/聯通/電信用戶分別發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新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47號寧夏日報新聞大廈 郵編:750001 新聞熱線:0951-5029811 傳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談:0951-6031787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6412017001 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908244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02號 公安網監備案編號:寧公網安備 64010402000050號
          工信部ICP備案編號:寧ICP備050066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寧B2-20060004
          法律顧問:言成律師事務所 法律顧問:言成律師事務所 電話:13369511100,15109519190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极品|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爆乳奶水无码视频 | 99久久精品免费精品国产|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香港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人妖|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播放|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日本精品在线视频| 九九精品国产99精品|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99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 国产精品bbwbbwbbw|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77777综合| 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亚洲av|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 日韩电影手机在线观看| 窝窝午夜看片成人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最大天堂无码精品区|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线二线三线优势|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偷窥女厕| 99久在线精品99re6视频|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专区|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亚洲日韩av无码|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