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原上的褶子里,藏著條葫蘆河。早些年,這河可不怎么體面。采砂船在河床上扒來扒去,留下好些個坑,像沒長好的瘡。兩岸的廠子、人家,污水直愣愣往河里排,水是渾的,帶點怪味兒,斷斷續續流著,像是喘不上氣。
2017年起,西吉縣以河湖長制為抓手,開始對葫蘆河進行治理,制定了“一河一策”的規劃,全力推進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首先就是依法拆除了32家非法企業,嚴格控制新的污染源出現。同時,創新治理辦法,注重生態修復,還建立了網格化的巡河網絡,讓治理責任層層落實。另外,各鄉鎮把河長制和精準扶貧工作結合起來,在村級河長、巡查員、保潔員的崗位上,優先安排精準扶貧戶。各級河長和責任單位都行動迅速,發現問題就及時整改,按照分類推進、標本兼治等原則開展工作。
如今的葫蘆河
經過治理,葫蘆河真的不一樣了。短短幾年時間,河水質量從劣Ⅴ類提升到了Ⅲ類,河床不再是之前那副瘡痍的模樣,鋪上了鵝卵石,就像穿上了一層保護甲。現在的葫蘆河,岸邊有了蘆葦蕩,白鷺等鳥類也經常出現在河面上,周邊還種了13萬畝左右的青貯玉米,綠油油的,長勢很好;6.9萬頭肉牛膘肥體壯,馱起一整條產業鏈。單家集的冷鏈車隊載著生態紅利駛向新疆、內蒙古、陜西等十多個省(區),昔日的排污口已成村民垂釣的棧橋。
鳥息水中坻。
群眾都說,管河的人盡心盡力,河水就這樣一直清清爽爽的,水邊長草,草里有鳥,人在邊上住著,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