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急難愁盼”成社區“心頭大事”
“廚房管道漏了一個月,污水倒灌、臭氣熏天,根本沒法做飯!”長城路公路局小區8號樓302室的投訴電話打到了中山南街清和社區。網格員吳國相現場勘查發現,這棟老舊住宅的廚房主管道嚴重老化,必須整體更換,但協商過程卻一波三折:2樓住戶以“不影響使用”為由拒絕,5樓業主擔心分攤費用閉門不見,四次民主協商均無果而終。一面是302住戶的焦灼期盼,一面是難以統一的鄰里意見,這場“管道攻堅戰”考驗著基層治理的智慧。
三次破局彰顯基層治理“繡花功夫”
面對僵局,社區啟動“三步破局法”:第一步聯動破冰,聯合物業、司法所召開協調會,明確“誰受益誰出資”原則;第二步柔性攻堅,吳國相連續一周蹲守202室門口,最終通過其親友遞送《安全隱患告知書》;第三步技術破題,在202室仍拒絕配合的情況下,創新采用“外接明管”方案,由物業專業施工,將302管道繞過破損段直連主管道。施工期間,社區網格員全程監督,僅用48小時就讓302室告別“污水倒灌”。住戶張女士捧著錦旗哽咽道:“這一個月我們連親戚都不敢接待,現在終于能開火做飯了!”
錦旗里的“治理辯證法”
這面繡著“為民服務暖人心 排憂解難辦實事”的錦旗,折射出老舊小區改造中的治理智慧:當“多數決”遇阻時,清和社區以“尊重個體訴求+技術方案創新”破題,既守住法治底線,又體現服務溫度。
清和社區黨委書記楊成軍表示:“錦旗是鼓勵更是鞭策,我們將總結‘明管經驗’,在老舊小區改造中繼續探索‘居民訴求分級響應機制’,讓服務多跑路,讓群眾少堵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