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新(右一)和生態環境修復項目負責人探討工程進展。照片由記者田倩拍攝
兩會熱詞: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
我叫張國新,是石嘴山市自然資源局生態修復科的一名工作人員。作為一名市級生態環境工作者,我全程關注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要求,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結合多年生態修復的實際工作,我深刻體會到這一理念不僅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路徑,更是破解生態治理碎片化難題的關鍵抓手。
過去,石嘴山市生態修復項目常因部門職能分割、資金分散難以形成合力。例如,林業部門專注造林、水利部門主攻河道治理,但生態系統的整體性要求我們必須打破“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局限。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讓我更加堅定“全域統籌”的方向。
石嘴山市在2019年至2021年申報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我有幸也參與其中,該項目整合自然資源、水利、林業、國土等多部門資源,統籌礦山修復、水土流失治理、濕地保護等任務,確保生態效益最大化,避免“就水治水、就林護林、就沙治沙”的片面性。
在該工程實施過程中,我們仍面臨諸多挑戰。水資源短缺問題制約我市荒漠化治理,如何平衡“以水定綠”與生態修復目標?我們通過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并引入耐旱植物修復沙地,逐步探索出符合本地實際的模式。
近年來,通過不斷實踐和探索,石嘴山市多項生態修復項目工程均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在全市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有些成了群眾休閑娛樂的場所、有些成了旅游網紅打卡地,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既是一場生態革命,也是一場發展觀的深刻變革。作為基層工作者,我深感唯有以系統思維破局、以創新手段攻堅、以協同機制聚力,方能不負“美麗中國”的時代使命。未來,我們將繼續以全國兩會精神為指引,將每一寸山水的修復融入國家生態安全大局,為子孫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 (記者 田倩 張蛟龍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