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 -> 2022 -> 全國兩會 -> 一起向未來
          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第一動力”展現蓬勃生機
          2022-02-24 18:52:25   
          2022-02-24 18:52:25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2月24日電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在空間站迎新春過大年,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研究持續刷新傳統認知,一大批新技術在北京冬奧會上落地應用讓冬奧更精彩……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我國科技創新持續取得“重量級”成果和進展,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展現出日新月異的蓬勃生機。

            日新月異 “重量級”創新成果持續涌現

            “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2021年,我國在載人航天、月球和深空探測、應用衛星、科學和技術試驗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未來,火星采樣返回、載人登月方案論證、重型運載火箭研制等一項項宏偉計劃將付諸實施,描繪出建設世界航天強國的壯麗圖景。

            航天事業的高速發展是我國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的一個縮影。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創新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一批“大國重器”陸續建成并投入使用,量子信息、干細胞、腦科學等諸多前沿領域取得重大原創成果。2021年,我國國家創新能力綜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

            2022年開局,我國科技創新繼續展現出強勁勢頭,一個多月時間里,重磅成果頻出。

            依托“中國天眼”FAST產出的一批原創成果集中發布:FAST中性氫譜線測量星際磁場取得重大進展,首次揭示快速射電暴爆發率的完整能譜及其雙峰結構……“大國重器”高效運行推動我國基礎研究加速取得突破。

            國產量子計算軟硬件結合邁出重要一步。全新量子計算編程軟件——isQ-Core發布,并成功部署至世界領先的超導量子硬件平臺,讓量子計算硬件設備的使用更便利、更高效。

            白粉病是危害小麥生產的重要病害,重病田減產可達40%以上。我國科學家成功破解小麥既抗白粉病又確保生長和產量正常的基因奧秘,并使主栽小麥品種快速獲得廣譜抗白粉病的優異性狀。

            此外,我國科學家在干細胞治療糖尿病、改造“致幻劑”治療抑郁癥、建立蛋白質設計新方法等領域也取得進展,用科技創新守護人民健康。

            深化改革 全面激發創新活力

            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楊旭楠擁有一種黑臭河道底泥修復技術,一直在苦苦尋找能夠將成果轉化落地的單位。另一邊,廣州資源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尋找擁有相關技術的科研單位。2019年,在“揭榜制”的撮合下,雙方一拍即合。

            “‘揭榜制’大大提升了尋找、匹配合作方的效率。”2022年開年,記者再度走訪,楊旭楠興奮地說,這個項目技術已經在佛山兩條黑臭水道完成試驗,2021年在東莞又合作治理了一條河涌,2022年將繼續在更多河道推廣。

            科技部門發布榜單探索不同層次“科研揭榜制”,支持不同技術路線并行攻關,關鍵性應急性重大任務安排項目“賽馬”,啟動顛覆性技術專項,探索首席科學家負責制,重點專項設立青年科學家項目,科研經費管理改革深化推進為科研人員松綁、減負、賦能……科技體制改革持續提檔增速。

            2020年,科技部等部門印發《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實施方案》,明確試點單位可將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賦予成果完成人或團隊,試點單位與成果完成人或團隊成為共同所有權人。

            暨南大學科技處副處長白德發說,以前,職務科技成果全部歸學校所有,科研人員“拿著”學校的成果,在轉化過程中仍存在一些掣肘。現在,賦權改革試點帶來了根本性改變,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化被動為主動,大大提升了成果轉化的速度和效率。

            2022年1月1日起,新修訂的科學技術進步法施行。修訂后的科技進步法充分體現我國科技領域改革發展經驗成果,在激發科學技術人員創新活力、減輕科研人員事務性負擔、解決科技型企業融資難題等方面作出一系列規定。

            科技部副部長李萌說,修訂科技進步法是在法治軌道上推進科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力保障,對確保科技領域改革創新和政策落實具有重要意義。

            創新引領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引擎

            中國造8萬噸半潛船“新耀華”號不久前在廣州南沙完成交付,這個被稱作“海上大力神叉車”的龐然大物,可實施堪比“穿針繡花”的高精度作業。優良性能的背后,是在關鍵設備、工藝技術等領域的一系列技術突破。

            通過科技自主創新,2021年,我國繼續保持造船三大指標國際市場份額世界領先的同時,實現在中高端產品市場的進一步突破,我國造船企業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當前,船舶工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中國船舶工業將積極主動參與新一輪科技革命,堅持創新驅動,努力成為全球船舶行業發展的推動者和引領者。”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秘書長李彥慶說。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成果加速應用,為經濟社會發展打造出全新引擎,北斗導航衛星全球組網、5G規模化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等加快應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與此同時,以高新技術賦能傳統產業,也在各地加速開展。新型技術驅動的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新產業培育、新價值創造的有力手段和有效途徑。

            江蘇出臺制造業“智改數轉”三年行動計劃,其中,2022年將確保50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智改數轉”;重慶啟動實施制造業智能化賦能行動,今年內實施1250個智能化改造項目、新增1.5萬戶企業“上云”、建設10個“5G+工業互聯網”先導應用示范項目……

            推動國家實驗室體系有效運行、加快科技攻關和成果應用、實施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行動、高水平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打造一批創新策源地和增長極……2022年科技創新“施工圖”已經繪就,隨著一系列舉措的穩步實施,我國科技創新必將釋放出更大的活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新華社記者張泉、王琳琳、馬曉澄)

          【編輯】:楊麗
          【責任編輯】:楊麗
          【寧夏手機報訂閱:移動/聯通/電信用戶分別發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久久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公布|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秋霞| 久久人人做人人玩人精品| selaoban在线视频免费精品|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www.日韩三级www.日日爱|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中日韩精品电影推荐网站| 国产精品99re| 91精品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人人妻人人做精品 | 99re6热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 精品国产杨幂在线观看| 91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精品国产毛片一区二区无码| 国产亚洲精品2021自在线| 18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 国产精品 羞羞答答在线|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这里只有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k频道在线看| 精品影片在线观看的网站| 98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国语自产拍精品香蕉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青草社区| 久久精品免费全国观看国产|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专区精东影业| 人妻少妇无码精品视频区| 国产成人1024精品免费| 日韩精品成人亚洲专区| 日韩深夜福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