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目標價值是讓AI實現城市可感、企業可用、百姓可享。”11月11日,“賀蘭山一號”全棧AI行業模型發布儀式在銀川舉行。這一成果的落地,不僅填補了區域全棧AI行業模型的發展空白,更彰顯了銀川在西部AI產業布局中的先行先試擔當,對于完善區域人工智能產業鏈、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活動現場,“賀蘭山一號”全棧AI行業模型正式亮相。該模型是由銀川創投集團聯合深圳計算科學研究院、泰達生物共同研發,依托銀川市“一云一湖一平臺”市級高標準公共數據運營平臺打造的行業模型,包含子模型:賀蘭-伏波精準配方AI模型、賀蘭-夢溪新能源電池制造AI分容模型、賀蘭-羲和醫療模型、賀蘭-去病生物創新藥AI研發模型、賀蘭-大散關網絡安全AI模型、賀蘭-水鏡電商營銷AI模型、賀蘭-圖藤銀行AI決策模型、賀蘭-采石磯AI醫保風控模型。以“賀蘭-夢溪AI分容模型”為例,預計可實現企業每吉瓦時新建生產線節省1200萬元設備成本、90萬元電費及30%廠房用地。
活動同步推進“一云一湖一平臺”項目,作為支撐AI模型落地的核心基礎設施,總投資達6976.51萬元。該項目通過建立數據分級分類管理機制、安全加密傳輸協議與跨部門協同調用流程,初步構建起高效協同、安全可控的數據流通體系。這一體系不僅為模型訓練提供了高質量數據底座,還為后續AI場景落地打通了數據流通“最后一公里”。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促進公共數據與社會數據的安全融合開發,形成“云為底座、數為要素、智為應用”的數據產業新生態,為民生改善提供持續的AI技術動能。
“賀蘭山一號”全棧AI行業模型依托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學會院士樊文飛全球領先的全棧AI理論,結合了邏輯推理與機器學習,打破了單一大語言模型局限,打通了人工智能應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全面賦能工業智能制造、金融、醫療等諸多行業,構建了高精度算法支撐與高效率場景適配的雙重優勢,將為各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更智能、更高效的解決方案。
儀式同步舉行深圳計算科學研究院銀川產研轉化基地揭牌儀式,標志著政企產學研協同創新邁入實質性合作新階段,為銀川AI產業高質量發展凝聚起強大合力,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隨著“賀蘭山一號”全棧AI行業模型的發布,銀川市AI技術在金融、醫療、交通等重點領域的深度滲透將進一步提速,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的進程也隨之加快,將有效帶動區域產業能級全面提升。
在發布儀式后的專題講座中,樊文飛院士剖析了當代AI技術的發展趨勢和銀川市的獨特機遇。他指出,銀川市憑借“東數西算”的關鍵節點優勢、完善的算力基礎設施及開放包容的政策環境,具備打造西部AI高地的天然稟賦。未來,深圳計算科學研究院將以銀川產研轉化基地為紐帶,深化與本地產業的技術融合,推動模型迭代升級。(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裴艷 見習記者 杜銀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