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海原縣賈塘鄉黃坪村標準化養殖棚內,一頭頭體大膘肥、毛色光亮的肉牛正悠閑地咀嚼著飼料。“我們村肉牛存欄量從2020年的300頭增加到現在的3150頭,規模化養殖戶占比50%,農戶建成標準化農舍87座。”黃坪村黨支部書記田興林說。
黃坪村是中衛市的肉牛養殖大村,2023年,在村黨支部引領下,村集體合作社牽頭組建聯合社,整合村內5個專業合作社,業務涵蓋養殖、種植、飼草配送、農機服務及肉牛統購統銷等環節。“今年行情不錯,我家的牛增加到了21頭。”村民馬廣虎說。
近年來,中衛市發揮合作社與龍頭企業的牽引帶動作用,構建起“家庭農場養殖、企業育肥加工、線上線下營銷”的全鏈條發展模式,肉牛產業產值突破32億元。全市已培育標準化養殖示范村57個、合作社287家、示范場75家、示范戶1354戶。今年,中衛市投入1.6億元重點支持良種推廣、母牛補欄等關鍵環節。采用“政府采購+企業指導+冷配員實施+養殖戶受益”模式,構建縣鄉村三級技術推廣體系,實現養牛重點村改良站點全覆蓋。今年截至10月底,中衛市肉牛飼養量達37.56萬頭,同比增長2.99%,養殖場戶補欄積極性持續高漲。(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段春 見習記者 楊月兒)